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党史 >> 史海纵览 >> 回忆与思考 >> 正文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年征文】——阳光灿烂70年


来源:普洱党史 时间:2019/9/3 点击:11366

1949年,历史告诉我们,中国是一个崛起的中国;1978年,历史告诉我们,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国;2019年,历史告诉我们,中国是一个腾飞的中国。风风雨雨中,新中国已经走过了70年的历史,70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70年对一个人来说虽已然古稀,但对一个国家来说,却象征着年轻、朝气和勃勃生机。70年的历史、70年的征程,有过激动喜悦,也有过挫折磨难,新中国就是在不断总结经验中越来越繁荣昌盛。

70年来,云南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与全国人民共同奋斗,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摆脱封闭、走向开放,摆脱落后、走向进步,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谱写了团结奋斗的壮丽诗篇。这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云南各族干部群众拼搏奋斗的结果,是全国人民大力支持的结果,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让我们来看一看我的第二故乡,被称为“中国茶城”的普洱市思茅区,从我故乡的发展变化能看出云南的发展变化,中国的发展变化。

健康稳定是第一要务。“思茅思茅,活人不牢(活不长)”“要到思茅坝,先把老婆嫁”,当时的人用顺口溜来描述解放初期疟疾在思茅坝区的肆虐。由蚊子叮咬传播的疟疾,今天已可防可治。但在近一个世纪之前的云南思茅,它却是一场几乎窒息了整座城镇的致命瘟疫。从常住人口7万余人的繁华边贸小城,变成虎狼出没、荒烟蔓草的凋零村落,20世纪前半期,思茅坝区经历过一场大型的疟疾流行。从1919年开始,三十年间,思茅坝区人口剧减,到1949年思茅解放时,坝区人口已不足2000人。

1949年解放后,坝区迎来了新的转机。从防疫医疗到民生经济,当地的颓势大为扭转。人民政府开始了一场针对疟疾的有章法的战斗,一举获胜。从此之后,疟疾病例在当地一减再减。1958年,思茅坝区的发病率降到2.2/万人,同年在坝区72次按蚊普查中,仅捕获微小按蚊12只。至此,思茅坝区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宣告疟疾被基本消灭。健康带来了稳定,带来了发展。

修路致富是不变真理。我今年43岁,亲历了新中国70年来的三分之二,从我记事开始,记忆里最深的是害怕出远门,上世纪90年代前从思茅到昆明要三天两夜,思茅到西双版纳要一天一夜。如今从思茅到昆明,到西双版纳全是高速路,目前正在修建铁路,路通了,人富了,城市也更加有魅力了。

在思茅区有个乡叫云仙乡,距离思茅城区仅仅60公里,但开车很快地开都要两个半小时,上世纪90年代,在区委、区政府的争取下,思茅到澜沧的二级公路修通,修通后思茅到云仙的路程缩短了一个小时;云仙乡因卡斯特地貌影响,大部分村组没有道路,村民出行基本靠走,种的特产、养的家畜虽然生态但走不出大山,无法卖到城里,村里留不住年轻人,村民贫穷率达90%以上,2004年,区委、区政府决定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要对云仙乡的村组路进行修护,消息传开后,村民自发的组成了修路队,村民背着米,拎着食物,整日整夜的奋战在修路一线,本来需要半年才能完成的工程,竟然提前了一个月,看着盼了差不多一个世纪才修通的村组路,一位90多岁流泪了,“一辈子没出过大山,临了只有一个要求就想让儿子拉着他走到乡镇上去看看。”路修通了,村民也富起来了,云仙土鸡成了城里人餐桌上必吃的美味。如今的思茅城,已经完成了三乡四镇全部村组道路的修护,实现了真正的村村通。路为百姓带来了财富,也为乡村带来了年轻人,带来了新希望。

人才引进是永恒话题。人才兴,地方兴。古往今来人才聚焦的地方往往经济发达,文化兴盛,思茅的各届党委、政府也深谙其道,多次把人才引进写入党代会报告,建立思茅区基础人才信息库,出台思茅区育才引才行动计划,开展“优秀学子回乡计划”。“项目化”推进思茅区党政人才、教育人才、医疗卫生人才、茶咖产业人才、旅游人才等“五类人才”到北京朝阳研修学习,与发达城市签订“人才战略合作”“凤凰助学计划”等协议,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热忱欢迎更多能人到思创新创业,热忱欢迎更多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思茅的现代化建设,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维护他们的正当合法权益,不久之后,一座能容纳20多个院士的科学家小镇将建成。

绿色反哺是最大亮点。“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是思茅的特色,70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规划引领,强化统筹,找准定位,彰显特色,做好山、水、城融合文章,统筹水面、湿地、绿化、亮化、栈道等景观效果,通过以形筑城、以绿营城、以水润城,把城市做成花园、花园做成园林、园林做成景观,让城市成为绿色覆盖、鲜花点缀的大客厅。突出民族文化、茶马文化、地域文化,通过“空间建造”和“场所营造”,打造一路一品、一街一景、一道一貌,全方位展示普洱文化特征。抓住被列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机遇,积极探索实践“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的路子。

如今的思茅城高楼林立,绿树环绕,“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天然氧吧”等称号增加了思茅的知名度,越来越多的人来思茅工作、定居,从“瘟疫之城”到“宜居之城”70年来,思茅一直在变化,祖国一直在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地告诫我们:“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我们在座的都是青年人,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新的改革开放大幕已经开启。我们必须十分珍惜新中国成立7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始终坚持”的要求,在改革开放新的接力赛中跑出我们这一代人的最好成绩。让国人对我们点赞,让世界对我们点赞。


 

                                                  中共思茅区委党史研究室 方荣庆

                                                          2019年8月29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中国共产党普洱市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www.peds.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5007635号-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行政中心2幢2楼 电话:0879-2135432 传真:0879-2122685
您是第49392451位访客
 
滇公网安备5308020200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