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40年征文)
略谈景东经济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基本经验
颜仕勇
改革开放40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到下,景东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不断探索和完善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景东特点的经济发展道路,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景东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把握景东经济建设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景东经济绿色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景东经济建设的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立足景东实际,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过40年的艰苦奋斗,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
(一)经济实现历史性飞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40年,景东县始终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根主线,突出经济结构调整这个关键,经济实现历史性飞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688411万元,比1978年的5204万元,增长131.28倍,年均增长13.32%,这一增速略高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9.8%的平均增速。经济总量在1983年迈上9477万元台阶后,1991年突破24551万元,1995年跃上51501万元台阶。2001年、2005年、2010年分别跃上88072万元、135552万元、288170万元台阶,到2017年达688411万元。更值得我们骄傲的是2013年10月初,云南省委、省政府公布了2012年县域经济考核结果,景东县在全省129个县(市、区)中,县域经济考核综合排位第37位,比2011年第108位进了71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12年度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进位县”称号。这一考核结果说明,景东县经济实现历史性飞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排名第72位。
(二)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20世纪80年代初,景东县农村进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的农村改革,农业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此后又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三农政策”,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广农业新技术,使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4443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423158万元,增长94.24倍,年均增长12.37%。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17年,全县粮食产量达到190488吨,比1978年增长88.61%;油料产量3431.4吨,增长22.5倍;肉类产量达36655.9吨,增长10.84倍;茶叶产量12707.1吨,比1978年增长23.39倍;甘蔗产量224021.8吨,比1978年增长6.02倍;烤烟、蚕茧、松脂、咖啡从无到有,2017年分别发展到12834.4吨、2892.2吨、22685.9吨、944.3吨。到2016年,农业总产值居全市第2位;主要农产品中,粮食产量居全市第2位,烤烟产量居全市第1位,蔬菜产量居全市第4位,茶叶产量居全市第5位,甘蔗产量居全市第4位,油料总产量居全市第3位,猪牛羊肉产量居全市第1位。
(三)工业生产快速发展,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改革开放四十年,景东县紧紧围绕“工业强县、科技兴县”的目标,做强做大传统煤炭、蔗糖、林产、茶叶等产业,加快培育水泥、矿电、缫丝等新兴产业,以绿色工业发展为主导,工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了工业强县步伐。工业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365 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87662万元,增长78.35倍,年均增长11.8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17年与1978年相比,原煤产量由8200吨增加到120376.24吨,增长13.68倍;成品糖由3402吨增加到13005.1吨,增长2.82倍;松香由300吨增加到23250吨,增长76.5倍;发电量由374万度增加到137941.7万度,增长367.83倍。人造板、水泥、蚕丝、铁矿石原矿从无到有,2017年分别为4132立方米、113877吨、440吨、132436吨。
(四)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改革开放40年,景东县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效益为中心,注重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二、三产业发展协调性逐步增强。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60.6:22.3:17.1调整为2017年的36.6:29.8:33.6,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7.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6.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类型由1978年的“一二三”型调整为“一三二”型,逐步形成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配置产业结构的格局。
(五)财政收入大幅提高,实力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40年,景东县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培植新的财政收入增长点,坚持“开源节流”的原则,全县财政实力明显提升。197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仅478万元,1995年全县财政收入突破2606万元,到2001年达6620万元,2005年以来,连续跨上9468 万元、15800万元、22868 万元3个台阶,2017年达80857万元,比1978年增长168.16倍。人均财政总收入由1978年的16元提高到2017年的2209.81元,增长137.11倍。
(六)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改革开放40年,景东县不断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2003~2010年的8年间,景东县累计引进项目32个,实际到位资金10.05亿元。2010年以后,景东县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2012年,全县签订协议国内经济合作项目17个。其中,新引进7个,协议总投资75.2亿元,是2003年至2010年8年间的7.5倍。在第十九届“昆交会”上,景东县成功签约中科林产化工有限公司和瑞昇工贸有限公司,协议总投资6400万元。同时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签订《景东亚热带植物园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工业园区的招商效果在规范发展中进一步凸现。2010年以来,通过扩大对外开放,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税源可靠、前景看好的重点工业项目,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旅游业持续发展。至2016年引资额达386541万元,比2011年增长8.91倍;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0.33万人次,实现 旅游综合收入8.76亿元。
(七)人民生活实现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40年,全县居民收入持续上升,生活富裕程度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初期,景东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都处在较低水平,农民收入少,生活消费低,尚未从根本上摆脱贫困。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增收渠道迅速脱宽,农民生活水平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实现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17年,景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287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776元。全县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1978年为每人每年97元,2016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615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236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8864万元,人均4347元,比1978年的61元增长70.26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由1978年的509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797153万元,增长1565.12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基本改变了过去以吃、穿等生存资料为主的单一格局,住、用、行、游等享受和人的素质发展方面的消费支出明显提高。
二、改革开放以来景东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
总结分析景东改革开放40年经济建设的辉煌历程,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县政府深刻地认识到,景东作为滇西南欠发达县份,既面临发展不足的问题,也面临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发展的任务尤其繁重,要赶上全国、全省迅速发展的步伐,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改革开放之初,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不断解放生产力,加快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我们的中心任务”的指示精神。在1980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景东县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县委号召:“全党动员,全力以赴,同心同德为加快全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会议提出了全面落实农村经济政策,搞好农业基本建设,广开门路,发展生产,尽快使农民富裕起来等发展经济的措施。在中国共产党景东县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县委提出:“以改革为动力,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使全县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在1998年3月召开的中共景东县第九次代表大会上,县委提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打基础,兴科教,调结构,建支柱,促发展,上台阶”的发展思路。在2003年3月召开的中共景东县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县委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全局,强化交通、农业、科技三个基础,调整产业产品、城乡、所有制三个结构,实施改革开放、基础设施、城镇化、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围绕绿色经济强县、民族文化兴县,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埋头苦干,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争取与全区同步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思路。在2011年6月召开的中共景东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县委进一步强调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实现景东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改善民生为主要目标。”在2016年召开的中共景东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县委指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转型发展、绿色崛起’为主线,以打基础、厚植优势为主导,以优化产业、提质增效为主力,以全面脱贫、改善民生为主攻,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把景东建成国家级生态县、幸福云南示范区、普洱有机农业发展排头兵,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是改革开放40年景东经济建设最宝贵、最重要的经验,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最宝贵、最重要的经验。
(二)坚定不移地走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景东特点的经济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从景东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根据景东的比较优势,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不断探索和完善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景东特点的经济发展道路。无论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还是支柱产业的培育,亦或是确定对外开放的思路、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农业发展道路的选择,都始终从景东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走符合景东特点的发展路子。
如在支柱产业的培育方面,县委、县政府充分挖掘景东自身潜力,积极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将畜牧产业、烤烟产业、茶叶产业、蚕桑产业、蔗糖产业、林果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加以重点培育,经过多年培育,体现景东资源经济特色的优势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工业对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支柱产业建设成效显著,烤烟产业不断创造辉煌;以有色金属为主的矿产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长速度达58.96%;以种桑养蚕为主的缫丝工业、以旅游资源为主的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柱产业实现了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快速增长。
在城镇化发展道路的选择方面,县委、县政府深深地认识到,城镇是现代产业的集中地和消费中心,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城镇建设,是转移农村人口,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景东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缓慢,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鉴于此,改革开放以后,县委、县政府把城市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重头戏来抓,将城市建设纳入国民经济计划,把“小城镇大战略”作为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城市化的突破口,狠抓城镇规划、经营、建设和管理,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根据全县城镇规划工作长期滞后的实际,1984~1997年,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了三次修编完善。其中,1997年,县人民政府委托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这次规划突出了城镇体系规划建设,以县城为中心,13个乡镇为支点,农村村委会和农场为基础,紧紧抓住农业这个基础,积极发展林、蔗、烟、茶等基础产业,大力发展木材、造纸、糖、茶和干果加工;将县城建设成为一级中心城市,文井、漫湾、大朝山、安定、大街、景福等乡镇为二级中心城镇,文龙、花山、太忠、龙街、曼等、林街乡为三级中心城镇的金字塔型城镇体系结构,逐步完善交通、通讯、供电等设施及城镇网络规划。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1997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川河县城段进行全面改造和治理。12月26日,一期工程开工,治理河段为县城上游部分的莲花塘至塘窑段,河道长7千米,改直后缩短为4.08千米。改出老河道、沙滩地70.27公顷,经过换土、熟化改造农田64公顷,并按“占一补一”的原则,将县城以下的农田置换出来作为建设用地,为景东县城的拓展和建设典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期工程于2002年1月19日开工,治理河段为县城以下的塘窑至麻栎庄段,治理河道1.60千米,新增农田10.46公顷,并成功地进行了土地置换,为新城区二期开发提供了建设用地。从而,成功地闯出了具有景东特色的“治河造地、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兴商、商农共促县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十二五”期间,按照景东的发展定位,围绕“城在林中、水在城中、路在花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休闲、园林、生态、文明小城市建设目标,努力把景东县城建成一座“一半青山一半水的绿色山水之城、休闲养生的健康宜居之城、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之城、和谐繁荣的快乐幸福之城”。重点发展县城中心区,合理规划文井次中心辅助区,做优做美新城区、提升改造老城区。全面完成乡村综合规划,认真做好乡(镇)、村集镇规划建设,完成文井、大街、景福、漫湾等中心型小城镇主体工程建设,加快花山、大朝山、安定等辅助小城镇基础工程建设,将发展重点由县城向两山(哀牢山、无量山)、两坝(川河坝、者干河坝)、三江(澜沧江、李仙江上游、阿墨江上游)沿线延伸布局。2012年,县委、政府对“十二五”规划进行了补充完善,提出了建设山地城镇的总体规划思路,即“县城以无量山城为核心,东接西优南拓北延中改;以文井、太忠、芹菜塘为重点,建设一批特色小集镇;以黄草岭、长地山、班崴为亮点,打造一批美丽乡村。到2012年底,景东已完成县城总体规划和12个乡镇规划,完成1950个村庄规划;城镇人口达11.73万人,城镇化率32.40%,提前3年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城镇化率31.8%)。 在“十三五”期间,县委、县政府着力推进特色新型城镇化,狠抓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加快城乡集镇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在农村改革方面,县委、县政府立足解决农村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标准,大胆探索,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逐步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改革开放40年,景东农村经历了四次大的改革,每次改革都给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破除了旧的体制机制束缚,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坚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建立免征农业税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构置补贴、农业综合补贴等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推行农村综合改革,改革乡镇政府机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机制,极大调动了全县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了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在城镇,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经济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非公经济破浪前行,其增加值在GDP的比重稳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县GDP的比重逐年上升,2004年为29.0%,2012年上升到37.5%,到2017年达43.2%,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四)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对景东这样一个绿色生态特色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优势独特,而经济社会发展又欠发达的山区县份来说,扩大开放显得尤为重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外开放精神,结合景东对外开放的实际,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在大开放中推进景东的经济社会建设,是景东县在加快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一个具有全局性的关键问题。从景东的资源优势出发,1985年3月,景东县委、县人大、县政府会议决定在深圳设立“景东县驻深圳经济信息联络站”,以提供经济信息,引进人才、技术、资金、设备,把联络站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进入20世纪90年代,云南省副省长李树基、黄炳生、省长和志强与副省长牛绍尧,省委书记令狐安,副省长梁公卿,副省长吴晓青等曾先后到景东县考察,在考察中他们强调指出:要利用漫湾、大朝山水电站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据此,县委、县政府及时制定和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1992年1月,在县委召开的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县委、县政府提出“深化改革、依靠科技、开放开发、稳农促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思路。3月,县委、县政府又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当前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由此加快了景东县对外开放步伐。1998年10月7日,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2000年1月28日,县委办公室发出《关于在全县开展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调整产业结构、开托市场、搞活流通”为主题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的通知》。同年12月18日,县委、县政府发出了《关于加快县城新区开发及鼓励外商投资的若干意见》,规定了以优惠政策出让新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创造宽松环境鼓励外地客商投资兴办产业;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增长城市人口,放宽从县外来景东投资人员,高新技术、科研机构所需科技人员和个体、私营企业人员的落户条件等内容。
2002年7月4日,县委、县政府召开联席会议,讨论《关于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开放的决定》。同年,县政府发布了《景东彝族自治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2003年3月,县政府编印了《景东招商引资项目指南》、《景东招商引资项目手册》等宣传资料。同年6月,成立了景东彝族自治县招商局,专门负责对外开放工作。8月13日,县委、县政府发出了《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此后,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改革开放活县”的口号,景东县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并把对外开放的内容写入“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之中,把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
改革开放40年,景东立足资源优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从全省开放的末梢成为绿色开放的桥头堡,从而开拓了发展空间,使景东站在更高、更远的发展平台上。
(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激发经济建设主体的创造力
景东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创造者,是经济建设的推动者,实现改革和发展,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坚持群众观点,走好群众路线。改革开放40年,景东实施的许多改革措施,既是党的思想路线指引的结果,又是广大人民群众实践创造的结晶。如县委、县政府采纳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建议,适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首届景东国际无量山狂欢节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建设景东无量山哀牢山绿色生态经济带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全县个体私营经济、旅游文化产业、绿色经济得到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建设的成果也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实践证明,没有广大人民群众收入的稳定增长,就没有经济建设工作的一切。改革开放40年,景东县始终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收入的稳定增长,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断拓展人民群众增收渠道,保证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利益、获得实惠,更多地获得幸福感。
(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景东改革开放40年,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全面推进城镇、农业、水利、交通运输、电力、邮电通讯、旅游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了发展基础。尤其是一批建设规模大、起点高、综合效益好,直接影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工程建成投产,显著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七)坚持绿色跨越发展,不断探索发展的新路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景东县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全面推行了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转变,提高了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八)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发展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景东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也随着发展思路的不断完善而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五五”计划和“六五”计划期间,景东县还没有“发展思路”这样的提法。随着对县情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对计划编制的不断完善,从“七五”计划开始,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才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思路,而且一次比一次完善,一次比一次清晰,一次比一次更加切合景东县的实际。
“七五”期间,景东县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为:依靠科技进步,开发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温饱工程。“八五”期间调整为:深化改革、依靠科技、开放开发、稳农促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九五”以后,景东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十五”计划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为:抓住两大机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机遇),夯实两大基础(交通、水利、城镇建设等硬件基础和科技教育等软件基础),调整3个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实施5大战略(特色经济战略、基础设施优先发展战略、城镇化战略、科教兴县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4大工程(以提高公路等级和路面等级为重点的交通网络建设工程,以南洋河水库及水库配套沟渠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工程,以县城新区建设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工程,以改善农村用电条件和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工程),巩固提升5大支柱产业(林产业、蔗糖业、畜牧业、烤烟产业、干鲜果业),积极培育和发展茶叶、蚕桑、特色蔬菜瓜果、食用菌、咖啡、旅游等产业,建设绿色经济大县和民族文化兴县,实现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到“十二五”期间,景东县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更加完善,确定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两强一堡”战略,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实施“一产富民、二产三产强县、生态立县、改革开放活县”五大战略,做强做大林产、烤烟、蚕桑、矿电、牧渔产业,提升茶叶、核桃、蔗糖产业,着力培育食品加工业和旅游文化产业。突破交通瓶颈制约,抢抓机遇,后发争先,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与全国全省同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十三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思路又进行了调整,突出了“转型发展、绿色崛起”这条主线。
四十年峥嵘岁月,四十年历程光辉,四十年无量丰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不懈努力,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将继往开来,奋力攻坚、寻求突破,更高地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以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努力开创全县经济社会绿色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共同谱写景东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一个富裕生态文化团结幸福的新景东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昂首阔步,开始了厚积薄发、快速崛起的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