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史博览   |  大事记  |  地方史料   |  走进景东  |  历史影像   |  返回普洱党史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分站 >> 景东党史 >> 地方史料 >> 正文  

忆景东县农牧科技推广——农牧科技推广片断

录入:jdds 来源:景东党史 时间:2015/11/28 点击:15171

颜仕勇

 
景东农业历史悠久。然而,新中国成立前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下,景东农业发展十分缓慢,农业科技一片空白,除坝区有一定数量的固定耕地外,山区仍处于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落后状态。粮食作物产量坝区一般亩产150~200公斤,山区亩产仅50~100公斤。真所谓:绿水青山枉自多,风水宝地没奈何。
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我国农业科学技术事业全面发展的新纪元。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认真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使景东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科技的作用功归第一,因而有力地证明了“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有力地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农业问题要研究。但最终要靠科学解决问题。”
1949年至2000年的发展记录如下:
1949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7.47万亩,而2000年达68.98万亩,比1949年增加31.51万亩,增长84.1%,2000年粮食总产137228吨,比1949年的35940吨增加101288吨,增2.8倍,单产由100公斤左右增加到233.5公斤,增长113.5%。195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49元,2000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83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0元,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1959年增长478倍、17.2倍。农业科技贡献率由1949年的5%左右提高到2000年的35%。
翻开景东改革开放后二十年来的农业科技发展史,追寻农技推广走过的足迹,我们可以聆听到景东农技推广的两步曲。
第一步曲:良种+综示区+规范化栽培。
这一步曲唱了12年,即1978年至1990年。
1978年12月,中华大地上响起了一声春雷,我们迎来了改革的春天、科学的春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全县范围内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两山一地”的划分,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适应农业的发展,县级设立了农技推广中心,各乡镇设立了农业工作站。
这一步曲有“三根弦”,一是良种,二是综示区,三是规范化栽培。
良种上,水稻品种在继续推广矮秆良种的同时,引入了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近20个,如威优、D优、金优、汕优等;玉米品种上,引入了群改种和杂交种,群改种有墨白一号、墨白94号、引群80号,杂交种有七三单交、京杂6号等;小麦品种上,推广了“0230”、“0103”、“39491”等;甘蔗品种上,引试推广了“71/388”、“70/611”、“61/408”等。综示区和规范化栽培上,主要抓了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作物综示区和规范化栽培。
1990年,全县推广良种30.9万亩,其中杂交水稻8.1万亩,杂交玉米1.3万亩,群改玉米11.6万亩,小麦良种10万亩。举办综示区18.1万亩,其中水稻综示区7.0万亩,玉米综示区6.7万亩,小麦综示区4.3万亩。推广规格化栽培14.3万亩,其中水稻规格化栽培3.4万亩,玉米规格化栽培10.4万亩,小麦规格化栽培4.3万亩。推广植物生长调节剂14.4万亩,留养再生稻4.7万亩,推广微肥10万亩,推广水稻中层施肥6.8万亩,水稻化学除草7.2万亩,新农药7.5万亩。
1990年,全县粮食总产99404吨,比1976年增加11379吨,增长12.9%;农村经济总收入1275.2万元,比1976年增长6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208元,比1976年增长2.3倍。
综示区就是综合运用农技措施,发挥整体作用,提高农技推广效果。规范化栽培,农民形象地称为庄稼“治乱”、庄稼“站队”,主要是指水稻、玉米宽窄行,小麦“76853”、“910853”规格栽培。
第二步曲:良种与配套技术并驾齐驱,协调发展。
1991年至200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县农技推广最好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县认真实施了科教兴农战略,在抓好良种推广的基础上,狠抓了配套技术推广,真正实施了良种良法配套,真正组装起了一支腾飞的“软翅膀”。
2000年,全县推广良种47.1万亩,比1990年增加11.2万亩,增长31.2%,其中杂交水稻推广10万亩,比1990年增长23.5%,推广杂交玉米10万亩,比1990年增长6.6倍;推广配套技术1800万亩,比1990年的104万亩增加76万亩,增长73.1%,其中水稻规格化10万亩,比1990年增长17.6%,玉米规格化19.3万亩,比1990年增长30.4%,水稻施中层肥11.9万亩,比1990年增长22.7%,水稻配方施肥8.4万亩,比1990年增长29.2%。推广水稻肥床早育稀植8.1万亩,抛秧0.9万亩。
2000年,全县粮食总产比1990年增加2.6倍,农村经济总收入增加2.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2倍。
畜牧业是种植业的孪生兄弟,是农牧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东山青水秀,天然草场宽阔,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全县共有草场地面积202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190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8.4%。但,新中国成立前景东畜牧业发展十分缓慢。新中国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业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牲畜允许个人饲养,从而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更值得一提的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县把畜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增加了投入,设立了畜牧局,强化了畜牧科技的推广,促进了畜牧事业蓬勃发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0年末,水牛存栏4.7万头,比1949年增长1.9倍,黄牛5.7万头,比1949年增长2.4倍,山羊11.9万只,比1949年增长3.1倍,生猪34.9万头,比1949年增长13.5倍。肉产量13846吨,比1990年增长113.3%,农民人均占有奶、蛋、肉量42公斤,比1990年增长90.9%;畜牧业收入7572万元,比1978年增长171倍,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5.4%。
景东县农业和农牧科技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在这些成就里,凝聚着广大农牧科技人员的辛勤汗水,泼洒着他们一缕缕“无量哀牢情”。当我们吟着“两步曲”,唱着《农技人员之歌》,哼着牧羊小调的时候,农牧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角,钻牛棚马厩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的身影又浮现在我们眼前,那一张张进行过“光合作用”的古铜色脸上,又露出了他们成功的笑容。
 
 


 上一篇 下一篇

 
景东党史简介 |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Copyright 景东县委党史研究室 www.peds.gov.cn/jd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7002289号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 电话:0879-1234567 传真:0879-1234567
您是第4460621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