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文
川河大沟因引川河水而得名,渠道由于北向南,全长93公里(干渠长80公里,支渠长13公里),引水流量5秒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积3.57万亩(干渠灌溉3万亩,支渠灌溉0.57万亩)。工程于1957年1月6日动工,1958年春第一期工程通水14公里,1960年4月挖通干渠80公里,通水69公里,灌溉着沉睡了千百年川河东岸的数万亩农田,圆了川河东岸祖祖辈辈人民的梦想。它是景东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勤俭办水利的成功典范,是景东水利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1952年,景东大旱,特别是饱受旱涝灾害的川河东岸人民迫切要求兴利除害,县委、县人委积极向上级要求派技术人员帮助勘察川河水资源等情况。1954年5月,省水利局、普洱专署派员对景东川河、川河坝水文、地质、耕地、河水流量、落差等作了勘查,认为挖沟引川河水灌溉川河坝农田是可行的。1956年2——5月,省水利局、普洱专署水工队派水利技术员到景东举办农民水利培训班,县人委从县内抽调38名有初中文化的青年农民参加培训,采取一边学习一边实地测设的方法,用半年多时间完成第一期大沟测设任务(设计渠道过水流量为5、3、2.5、2、0.6秒立方米,渠底纵坡1/2000),并上报思茅行署。1956年11月,省水利局批示同意兴建川河大沟。同年12月,县委、人委决定成立川河大沟工程委员会,指定一名县委委员任主任,县农水科长任副主任,举全县之力,从各公社抽调3700名民工上阵挖川河大沟。于1957年1月6日在景范村(工程委员会驻地)举行开工典礼,县委书记张世祯作动员报告,号召全县人民大力支持川河大沟工程建设,为大沟提早通水而努力奋斗。典礼结束,书记拿起锄头带头破土动工,拉开了兴建川河大沟的序幕。1958年春,县委贯彻思茅地委1957年11月发出的《关于动员全党和全区各族人民在今冬明春开展大规模兴修水利运动的决议》,响应“书记挂帅,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大办水利”的号召,县上又成立了以县委第二书记余活力任总指挥,县委委员李飞雄、罗品芝和县人委农水科长黄强鼎任副总指挥的川河大沟工程指挥部(亦称县水利指挥部),并由武装部长李水林驻指挥部协助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1958年4月第一期工程通水14公里(从沟头即锦屏镇董报村至景范村),灌溉锦屏镇董报、前所、景范三村1000余亩农田。从而极大地鼓舞了灌区和全县人民的干劲,紧接着县上又从各乡调集大批劳力到大沟工地全线铺开施工,59年上阵高峰时达一万多人,万人水利大军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英雄气概,以愚公移山精神,干群同心,苦工加巧干,沟渠一段一段地完成,山再高一锄一锄地挖,一炮一炮地炸,箐再深渡槽一个一个的架,架成跨度101米、高21米的八哥箐等渡槽30多座,使沟水架空飞渡,在哀牢山腰奔流。塌土坎是一只“拦路虎”,为打掉这只拦路虎,组建了一支300人的专业突击队,经过一年苦战,终于削平了高78米、长600米的山头,挖掉土石方36万立方米,共挖平沿沟线山头20多个。为克服资金、物资紧缺的困难,指挥部和工委会决定土洋结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法,采取烧石灰、红土代替水泥,自制火药代替炸药,木材自己采伐,铁具、篾器和部分副食品自己生产,受益区上阵民工自带口粮、工具,非受益区上阵民工补助口粮,并用木头、木板架设渡槽,用石灰、红土沙浆支砌倒虹吸、拦河闸等渠线水工建筑物,用木、竹架槎杩坝引川河水。为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效,民工们开动脑筋想办法搞技术革新,如飞兜、杠杆、赶板运土、加夜班、放卫星、突击周等。经过58年春至60年春两年的艰苦努力,1960年4月挖通沟线80公里,通水69公里(至文井镇的文窝村)。之后,又通水11公里(至沟尾即文井文华村泥土河),同时,灌溉文华农场,至此干渠80公里全线通水,共完成土石方288万立方米(石方864万方),完成劳动工日203万个,完成投资246万元(国家160万元,受益区自筹44万元,工地自筹42万元)。完成设计灌溉3万亩(雷响田变保水田、旱地变良田)。1961年春的某月某日云南日报头版头条以醒目的大红标题刊登了黄强鼎的报道文章“景东川河大沟胜利建成通水,发挥巨大效益”。灌溉区人民十分感动的称川河大沟是翻身大沟、幸福大沟,异口同声地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才能办成这样的大事,我们翻身不忘共产党,吃水不忘挖井人。”回顾大沟的兴建历程,是景东人民改造自然、战胜自然、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辉历程。
60年代初正直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工地贯彻县委指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水利,办起了铁工厂、伐木厂、石灰厂、篾器厂、养殖厂、蔬菜队、马车运输队,自己解决资金、物资紧缺的困难。实现了石灰自己烧、炸药自己制、工具自己造、木材自己采、副食品自己生产、运输用的大牲畜自己繁育等6个自给。据统计,几年级,共生产石灰2135吨、炸药45吨、木材4349立方米、建筑构件9吨、各种工具1.72万件、粪箕6342对、粮食18万公斤、蔬菜38.5万公斤、肥猪907头、马71匹、牛115头、各种经济林果92亩。这些产品除保证工地需要外,还支援国家建设和市场需要,并向国家提供木材2154立方米、石灰1637吨、肥猪242头、蔬菜20万公斤。另外,还支援了县内在建各水利工程工具3800多件,有力地推动了群众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创业难,守业更难,如何管好用好大沟,让工程能安全运行,永续利用,造福子孙后代。县委很重视工程管理,1962年成立大沟工程管理所,召开了第一次灌区代表大会,制定《大沟管理维修暂行规定》,采取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办法对工程进行了有效管护,有力地巩固了工程效益。63年起国家逐步补助物资、部分资金对坝头和渠线水工建筑物实行配套改造,至90年,临时性和半永久性的水工建筑物全部改建为永久性的,共建成钢筋混凝土渡槽33座,长1060米;拦河闸7座,长121.2米;退水闸44座;暗渠10处,长127.7米;倒虹吸6座,长507米;跨沟公路桥42座;跨沟人行桥122座;放水斗门117个;便民生活台128个;较大建筑有沟头溢流坝、董报河拦河闸、八哥箐渡槽等。83年起国家逐年补助,县、受益乡(镇)及群众踊跃集资,从渠首开始分段进行渠道防渗衬砌(三面光),至1990年全线衬砌结束。1989年又建成大沟支渠(即东水西掉工程)13公里,灌溉文井西岸清凉、山心、丙必三个村0.57万亩。接着,全省蔗区水利现场会在景东召开(现场设在大沟灌区内)。
川河大沟从1957年开工至2006年,总投资345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其中国家投资1021.89万元;共投入劳动工日580万个;共完成土石方514.4万立方米。
总之,川河大沟是景东所建水利工程中受益范围最广:灌溉着两镇(锦屏、文井)、两场(良种场、文华农场)、15个村133个小组和6个企事业单位;受益人口最多:近7000户约3万人;受益面积最大:3.57亩(水田1.45万亩);综合效益最高:粮食年平均亩产由通水前一二百市斤提高到700公斤,甘蔗年平均亩产由通水前1吨左右提高到6吨多,灌区全是高稳产农田(地),其中一万亩左右是亩产达千公斤的“吨良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昔日的茅草房、破烂房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新瓦房和平顶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4000元以上;从县内高寒山区搬迁到灌区内定居的农户达千余户近万人;利用大沟水建成了装机容量750千瓦的水电站一座(已运行50余年);开展人工池塘养鱼近2000亩;还解决了部分工业和农村人畜饮水。它以工程规模宏大、工期短(三年建成)、投资省、综合效益显著而闻名于省内。
在大沟兴建期间,最难忘的人是时任大沟工程指挥部(县水利指挥部)副总指挥、大沟工程委员会副主任、县农水科长黄强鼎,57年初开始的数年中他始终食宿在指挥部驻地(景范村),同工程技术人员和民工们同吃一锅饭,他吃苦耐劳,和民工同甘苦,每餐用篾箩在民工伙食团打饭,和身边同事围蹲在地上用餐,我本人参与其中,并陪他通宵达旦写材料二次;6年中他都能把全部身心投入到规模宏大、工程艰巨的川河大沟工程之上;他提出的以“屯工”的办法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之措施,解决了施工中生活物资、工程物资等方面的很多困难;他带领民工苦干实干,除工地自产自用外,还自筹销售收入工程建设资金42万元,占64年止大沟总投资246万元的17%,这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确实是来之不易;他工作作风踏实,经常深入工地,面对面解决问题,大公无私,平易近人,知人善任;当时,大沟工地广泛称他为点子多、魄力大、有办法、领导水平高、组织指挥能力强,是位关心群众的领导、人民的好公仆;川河大沟的成功建设使整个灌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有他呕心沥血的一份汗马功劳。大沟通水至今已安全运行56年,但仍像一条蜿蜒绵长的巨蟒,跨越无数山崖沟壑,沿川河大沟东岸,川流不息,与他的无私奉献目前相关。1964年后,他被调任思茅行署水电局局长,无论为官何地,均一直为景东水利事业发展尽心尽力,为景东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操劳服务。时至今日灌区人民都还时常念叨到他的好,缅怀他的功绩。
|